




和沟灌相比,定植之前要造足底墒
漫灌浇水量很大,即使是水而过,每亩地灌溉也需要20-30方水,所以即使定植前土壤墒情足不足,定植后有这一次大水,蔬菜也能长得挺好的。
滴灌出水慢,每亩地浇10方水需要2-3个小时,但是定植后依然需要足够的墒情,蔬菜才能---地缓苗。所以定植前要造足底墒。
我们整地定植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先整好地,做好畦,再安装滴灌。整地前先大水漫灌,地里能够进人了,撒施腐熟粪肥、复合肥、土壤杀虫剂、杀菌剂,然后翻地2-3遍使土壤松软。
大棚蔬菜多是高畦定植,翻地后,起垄,安装滴灌。
滴灌使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80%以上。覆盖地膜,定植菜苗。

定植全部完成后,继续滴灌,能够看到覆盖菜苗的土全部湿润了(大概灌15方/亩)就可以。定植后土壤有足够的湿度,对于缓苗和蔬菜苗期生长很重要,否则会缓苗慢,长势很不均匀。对于滴灌灌溉,如果定植水不足,那么土壤湿润程度就会不均匀,越靠近出水孔的菜苗长得越好、越旺盛。如果定植水量比较足,就能消除这种差异,蔬菜在苗期就会长得很均匀。

结果后浇水少量多次
如果是沟灌种植果菜,即使夏季或者初秋,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浇水频次也不会太高,通常10-15天浇次水。
但是滴灌灌溉,我们一般5-7天浇次水,每次浇水5-7方/亩,也可以看根系土壤是湿润程度,如果三分之二的蔬菜根部土壤湿润了,就可以停止浇水。这样种出的蔬菜,植株旺盛生长,结果也很多。尤其是番茄,不会像沟灌那样土壤忽干忽湿,而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土壤湿度,基本上不会裂果,或者裂果很少。
滴灌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节省时间,降低人工成本,只需要开关阀门就能完成浇水。只要水压足够,几个棚同时浇都可以。
如何选择合适的滴灌带
滴水灌溉是水在其重力作用下和土壤颗粒吸力及水对土壤所含溶质的渗透力的作用下,对土壤向下和水平方向产生渗透湿润的过程。它属于局部滴灌,以滴头小流量为主要特征,从而达到生育期滴水次数多,延续时间长,亩用量少,滴水周期短。准确控制水量和滴水湿润范围,并能按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集中的土层中(0-40cm的土层)提高肥水有效使用率,增加作物产量。
